切换语言为:繁体 网站地图
IMG-LOGO
主页 文章列表 一部手机最重要的是屏幕,但屏幕参数却看不懂?读完这篇就有底了

一部手机最重要的是屏幕,但屏幕参数却看不懂?读完这篇就有底了

by Technical otaku - 2024-02-28 2149 0 2

有网友问:我觉得买手机最重要的是屏幕,大家可能对处理器、相机等其他需求会有不同,但都需要一块好屏幕。买手机时怎么辨别屏幕的优劣?

我非常认同这位俱友的说法,尤其是现在大家天天都会有很长的时间面对手机,屏幕的好坏对眼部健康影响很大。而且,处理器、相机等其他核心硬件的体验,也跟屏幕关系非常大。


比如,一部手机搭载旗舰处理器,可以以最高画质来运行大型游戏,但如果没有一块好屏幕,它的画质表现就会大打折扣。


同样,一部手机的拍摄性能再强大,如果没有一块好屏幕来显示,也无法在手机上充分展现出拍摄作品的魅力。


手机屏幕如此重要,但大多数手机用户并不知道如何辨别其优劣。今天我们就做个简单通俗的科普,相信大家看完下面的内容后,心里就有底了。


【LCD还是OLED?】


按技术方案来分,现在手机屏幕主要分两种:LCD屏和OLED屏。这两种往下还会细分,这里就不多作介绍了。大家只需要知道,常见的AMOLED(主动驱动OLED)就是OLED就可以了。


LCD屏好,还是OLED屏好?


这个以前的争论很大,现在基本上没有争论的必要了。因为使用LCD屏的手机越来越少,以前很多使用LCD屏的机型,现在也都逐步转向OLED了。


LCD就是大家常说的液晶显示屏。有它的优势,本身不发光,使用背光源发亮,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亮度,因此不会出现屏幕闪烁,也就是“频闪”,更护眼,这也是有人喊出“LCD永不为奴”的原因。


不过,在其他方面,自发光的OLED(有机发光二极管)屏优势更大,比如更亮、更薄、可以实现屏下指纹、柔性可弯折、色彩更鲜艳、黑色更纯净等等。现在超高频PWM调光的使用,也让OLED的频闪几乎不可见,实现了“零风险”护眼。


总结:现在的主流手机一般都采用OLED屏,LCD只出现在少数机型上。


【OLED发光材料】


很多手机,尤其是旗舰手机往往会强调它的屏幕使用的是新一代发光材料。


我们来看一下主流OLED屏的发光材料都有啥。


  • 三星:主要有两个系列,一个是专供苹果和三星旗舰的M系列。另一个是供给其他手机厂商的E系列,目前,最新的是E7。

  • 京东方:Q9+

  • 华星光电:C8

  • 天马:U8(此前是T7+)

  • 维信诺:VM7


总结:一般而言,最新一代的发光材料,素质更好。


【刷新率】


刷新率是什么意思?


大家知道,绝大多数情况下,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东西是变动的。比如,刷短视频、追剧的时候,画面一直在变。或者但我们滑动屏幕的时候,显示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。


内容在变化,显示也必须跟着变,不变就是卡顿了;如果显示跟随内容变的非常快,实现同步,画面就会非常流畅。


怎么变?就是屏幕根据内容一遍遍地刷新显示,1秒刷新多少次,就是多少Hz(赫兹)。刷新率越高,视觉效果就越流畅、顺滑。以前的手机屏幕刷新率都是60Hz,现在普遍都是90Hz及以上的高刷新率,120Hz最常见。主打游戏体验的手机,可以来到144Hz、165Hz。


刷新率越高,意味着越耗电。怎么能在实现高刷的同时,还能省电?


那就是LTPO自适应刷新率。顾名思义,它可以根据显示的内容自动调整刷新率。比如,静态画面时,只有1Hz,看视频时60Hz,游戏时120Hz。


总结:手机屏幕的刷新率越高越好,120Hz是主流。既要高刷,又想省电,那就得看支不支持LTPO自适应刷新率。


【触控采样率】


触控采样率和刷新率的概念类似,刷新率是屏幕刷新的频率,触控采样率是对“触摸屏幕”识别的频率——我们触控屏幕时,手机需要知道我们的手点击了哪块,点击了几次,才好准确反馈。


显然,触控采样率越高,反馈越及时。一般有120Hz、180Hz、300Hz,游戏手机的触控采样率还会更高。大家也会看到,有的手机还会强调“瞬时采样率”超过2000Hz,这是专门针对游戏中的个别场景而设计的,比如开枪时反馈可以更快。


同时,采样点越多,反馈越准确。有的触控采样率是双指,有的是四指,这在游戏操控中会有很大影响。比如,在有些游戏中,复杂的操控可能需要四个手指同时按下去。这时,仅支持双指高触控采样的可能就无法准确触发。


总结:触控采样率越高越好,同时需要注意是双指还是多指。


【分辨率】


分辨率大家比较熟悉了,一般有720P、1080P、1.5K、2K。相同面积的屏幕,分辨率越高画面越清晰。


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。


一、比较分辨率的前提是——相同或相似的屏幕面积。如果两块屏幕尺寸差别太大,分辨率就不能反映画面的精细度了,这时就需要引入另一个概念“PPI”单位像素密度。


二、2K分辨率更高,但也更耗电。所以,这两年新出现了1.5K分辨率,目的是兼顾更高分辨率与更低功耗。


总结:分辨率越高越好,画面精细度还是看PPI更准确。2K虽好,但更耗电,1.5K更均衡。


【亮度】


屏幕亮度越高,显示越亮越通透,本来很简单,但大家发现,在手机参数里,亮度包括了很多种,比如:手动最大亮度、激发亮度、局部峰值亮度,一下子又糊涂了。


手动最大亮度,顾名思义,就是我们可以自己手动调的最高亮度。


全局激发亮度,一般是指强光环境刺激后,屏幕可以显示的最高亮度。最常见的场景就是,我们在中午阳光强烈的户外,激发亮度不够的屏幕,就会看不清。


局部峰值亮度是被宣传最多的,因为它的数值比前面两个都要高。“局部”,可能只有几个像素,甚至单个像素。这基本上是一个理论极限值,反映了发光材料的技术能力。在一些HDR(高动态范围)画面上,可以让亮处看起来更亮。


总结:亮度越高越好,相对而言,全局亮度、手动亮度,比局部峰值亮度更重要。一般而言,手动亮度建议500nit(尼特)以上。


【色深】


色深,顾名思义,就是颜色深度,同一种颜色,可以有不同的深度,比如绿色,就有很多种。专业点说,就是在某一分辨率下,每一个像素点可以有多少种色彩来描述,它的单位是“bit”(比特)。


以前常见的是8bit,RGB三个色彩通道中每个色彩通道上能显示256级灰阶(2的8次方),也就是深度有256级,可以显示1670万种颜色(256的3次方)。


现在,主流10bit色深,升级到了1024级灰阶,可以实现10.7亿种颜色。更高的12bit则是4096级,可以实现687亿种颜色。


总结:色深越高,色彩过渡越平滑自然,不容易发生色彩断层现象。现在主流的是10bit,而12bit色深已经超过了人眼所能辨识的极限。


【色域和色准】


色域指屏幕能显示的颜色范围,越广越好。手机一般是以DCI-P3色域进行宣传。


DCI-P3色域是美国电影行业推出的一种广色域标准。它的诞生是为了尽可能匹配电影场景中能展现的全部色彩,可以更好地满足人的视觉体验。DCI-P3的色域比sRGB更大。


现在主流的手机屏幕一般都会支持100% P3广色域。


色准就是屏幕显示各个颜色时的精准度,从目前的手机行业来讲,Delta E小于1就属于很优秀了,肉眼很难分辨。


大家可能也会看到,有的地方说Delta E小于5就很好了。这是因为测试时采样的颜色多少有关系,越多平均色差值就越大。屏幕厂商一般只测RGBW四个颜色,所以官方的Delta E数值更小。


【护眼】


随着大家每天面对手机屏幕的时间越来越长,屏幕护眼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
最基础的屏幕护眼主要看两个因素:蓝光和频闪。


现在主流的手机屏幕基本上已经全面实现了低蓝光硬件护眼。


频闪的出现是由OLED屏调亮度的方式决定的,它通过不断的亮灭来调节亮度。因此,当你用相机抓拍时,会看到手机屏幕上的黑色条纹。要让频闪完全消失,很难做到,但根据国家标准,当频闪大于3125Hz时,对人眼就完全无风险了。目前,荣耀已经实现了3840Hz的高频PWM调光,宣称“零风险调光”。


除了以上两点,各家的屏幕护眼也比拼到了其他细节维度上。


比如,亮度和色温自适应,让手机屏幕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光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亮度和色温,看上去更舒适。类自然光护眼护眼,手机亮度可以像自然光一样,随着时间的变化,亮度也会变化。助眠显示,降低手机屏幕对人体褪黑素的抑制,不会越刷手机越精神,有助于入睡。


【定制】


一般来讲,同样的屏幕,高度定制化的比公版的要更好。原因很好理解,既然定制,肯定是在公版的基础上进行特定的优化。尤其是这两年,国产手机厂商与屏幕厂商进行了深度合作,带来了很多定制化的产品,尤其是在护眼方面,已经领先于三星屏幕。


搞懂了以上概念,相信以后大家再看手机屏幕参数时,心里就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了。如果觉得内容有用,记得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。